跟踪报道

新传播环境下新闻追踪的价值与思维

发布时间:2023-10-23 作者:科学数据中心
导  读
在新闻媒体“移动化”、移动媒体“快餐化”、信息呈现“融合化”的新传播环境下,新闻追踪有什么价值?做好新闻追踪需要怎样的思维?应具备哪些能力?本文结合江南都市报的新闻实践展开分析。
新闻追踪,就是对已报道的新闻事实及时跟进的相关报道,也称“连续报道”“后续报道”,是新闻事件发展动态、或真相、或关联内容的及时呈现,可以是正面宣传,也可以是舆论监督。
新闻追踪怎么做,做得怎么样,是对新闻从业者,乃至一家新闻单位的综合考验。那么,在新闻媒体“移动化”、移动媒体“快餐化”、信息呈现“融合化”的新传播环境下,新闻追踪具备什么价值?什么新闻值得追踪?做好新闻追踪,要从哪些维度入手?需具备什么样的能力?本文结合江南都市报的新闻实践来探寻答案。
为什么需要新闻追踪
新闻追踪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海量信息时代,新闻追踪非但不能少,还需要加强,这是因为其存在以下重要价值。
(一)新闻事件的动态发展须及时呈现
新闻是易碎品,特别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,许多动态性很强的新闻,根本不可能等到事件发展结束后再发布新闻;最初的传播往往只能报道“是什么”,而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办”则要通过新闻追踪来完成。江南都市报关于“南昌海昏侯墓”的追踪报道,较有代表性。江南都市报自2015年岁末对外发布第一篇关于海昏侯刘贺墓被发现的消息至今,历时7年余,不断追踪,通过融媒体平台,陆续推出了《南昌西汉大墓惊世出土》《南昌西汉大墓墓主为刘贺》等100多篇内容丰富的新闻追踪报道,全方位、立体化地呈现了大墓的秘密、发掘进程与成果,以及刘贺的传奇故事,宣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,激发了受众的文化自信。
(二)新闻媒体履行“耳目喉舌”职责的需要
当好党和人民的“耳目喉舌”,是新闻媒体的职责。一组优秀的新闻追踪报道,能让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更深入人心,也能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。江西省内一知名西点连锁品牌未依规备案发行大量预付卡,存在巨大风险隐患。2023年2月江南都市报推出《谨防预付消费“馅饼”变陷阱》等一组舆论监督及追踪报道;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,在南昌全市范围开展专项整治。该组报道既反映问题,又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问题,维护了消费者利益,赢得广泛好评。
(三)主流媒体挺进“主战场”的需要
在新媒体环境下,高质量的新闻追踪,是媒体公信力、影响力和品牌度得到巩固与提升的重要武器,更是让主流声音传播得更广、更响亮的内核力量,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与新型媒体集团的内在要求。江南都市报江西营商周刊“营商帮办”平台开通一年多来,多渠道面向社会征集线索,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核实;并规定,在2个工作日内,对相关问题转办分办;各营商办收到转办分办后,限期快速处置。该平台通过“新闻+政务”的模式,帮助企业、群众解决了许多难题,为助推江西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(四)满足公众知情权与引导舆论的需要
新媒体时代,各种渠道各种信息快速传播,众说纷纭;有些信息被选择性处理,被断章取义或被歪曲,引发公众误读和误判,亟须主流媒体快速跟进,回应关切,引导舆论。2022年3月17日,南昌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。当晚,有人发文传播信息“南昌核酸检测打架致2人死亡”,民众议论纷纷。警方连夜查实为虚假信息,并对5个涉嫌编造、传播、散布谣言的网民依法拘留。江南都市报官方微信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,回应了网民关切,引导了社会舆论。
新闻追踪怎么做
(一)什么样的新闻具备追踪价值
每天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很多,什么样的新闻才具备追踪价值?
1.重要性。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,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越大的新闻,就越重要,越具有追踪价值。2023年,我国医保政策迎来4个方面的新调整,其中,医保账户家庭共济政策最受群众关心。2月,江南都市报及时推出《我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逐步落地》等政策解读的追踪报道,就“哪些人可以把个人账户给家庭成员共济使用”“医保关系暂停或终止,还能享受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吗”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,请医保局专家进行了权威回应。
2.显著性。新闻人物、地点或新闻事件本身具有较高认知度或社会地位,则具备引人关注的张力,这样的新闻就具备追踪价值。2023年3月6日上午8时,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至6.99米,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鄱阳湖水位第5次跌至7米以下,进入极枯水状态。鄱阳湖的特殊地位及其知名度,决定了其旱情格外令人关注。从2022年鄱阳湖大旱以来,江南都市报先后推出了《鄱阳湖提前100天进入枯水期——为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年份》《鄱阳湖水位变化给越冬候鸟出了难题》等融媒体宣传报道80余篇,对鄱阳湖的旱情及影响、全省各界抗旱救灾行动等给予了即时报道。
3.连续性。新闻事件有明显的连续发展状态,需要追踪。若把新闻事件比作一幅“卷轴”或一颗“洋葱”,那么,新闻追踪就如同打开卷轴或剥洋葱,有价值的新内容会不断地呈现;若不完全打开或者不剥尽,就不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;展开的过程,一环扣一环,高潮迭起。如前文所说的“南昌海昏侯墓”,有关海昏侯国的政治、经济、人文、生活等方面的故事,就在100多篇追踪报道中徐徐呈现,精彩无限。
4.接近性。新闻事件在地理上、利害关系上或心理上离受众近,就具备接近性;接近性越明显,受众越关心,越值得追踪。2023年2月,土耳其、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,我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,多支救援队启程出征,江西省人防蓝天救援队也第一时间奔赴土耳其。江南都市报抓住了这个拉近江西读者与他国地震心理距离的好切口,与前方连线,陆续推出了《江西首批救援力量奔赴土耳其》《发现5名幸存者  蓝天救援队破拆施救》 等追踪报道,大大提高了江西读者对土叙地震的关注度,也展示了江西救援力量。
5.话题性。新闻事件,或新奇,或重要,或结果走向难以预知,能成为受众议论的焦点,这样的新闻事件值得持续关注。2023年1月南昌发布消息,将在农历兔年大年初一晚举办迎春烟花晚会!此事,一是新鲜,政府“禁燃”6年,突然宣布举行烟花晚会;二是烟花爆竹民间属性强,瞬间挑起了千家万户的兴趣,具备街谈巷议的基础。那么,烟花晚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?会呈现什么造型?筹备进展如何?最佳的观看位置在哪里?“禁燃”是否会松绑?这些问题,江南都市报通过后续报道一一进行了“揭晓”。
(二)新闻追踪应从哪些维度着力
新闻追踪是考验记者综合能力的重要领域,但做好新闻追踪并非易事。新闻追踪到底该怎么追?
1.正向思维。正向思维是按照新闻事件的直线发展逻辑,探寻其来龙去脉的追踪思维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,通常包括 “为什么会这样”“有什么样的背景”“产生了什么影响与结果”“未来会怎样”等。2023年新春伊始,江南都市报推出《节后上班首日看状态》一组调查稿件,派出多路记者,就全省各地窗口单位的工作作风展开暗访;并在追踪中推出《紧盯“小窗口” 只为“大民生”》《涉事工作人员已被停职》等进展式的报道,使反映出的问题有了较好的处理结果,整个新闻有始有终。
2.逆向思维。逆向思维是面对司空见惯的新闻事件或者现象,敢于“反其道而思之”,从问题的相反面追出不一样的新闻;具有逆向思维的追踪,往往角度独特,让人耳目一新。江西永丰13岁的范小勤,因长得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而备受追捧,被称为“小马云”。2021年,“小马云”被当初接他出去的公司解约回家,再次成为焦点人物。一时间,全国各地的网红、媒体蜂拥而至,蹭热点,搞直播。面对该事件,江南都市报逆向思考,深入调查,推出深度报道《勿扰》,对大众“消费‘小马云’”及“流量经济”等进行了反思,并发出呼吁:“江湖再无‘小马云’,乡村只有范小勤,让范小勤回归平静,才是对他及家人最大的善意和帮助。”还配发了评论《勿让流量经济过度消费弱势群体》。报道与评论文章在各界产生强烈共鸣,围观消费“小马云”的热度瞬间降温,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担当和舆论引导力。
3.横向思维。横向思维是指在新闻追踪过程中,以横向的、往宽处拓展的思维进行追踪,关注与新闻事件相关联的人、事、物。横向思维与正向思维追踪交叉推进,可以创造出更多看点;也可以在正向思维追踪受阻时,独辟蹊径,采写出优秀的追踪报道。华东交大惊现明代女尸这一新闻,江南都市报记者在古墓发掘进展缓慢之时,以横向思维写出了《明代江西有三大藩王》《明代江西是全国纺织业中心》等一系列内容丰富、有看点的独家追踪报道,使读者通过明代古墓发掘这个小切口,窥探到了整个明代江西政治、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面貌等。
4.融合思维。融合思维指在策划、采写与传播的各个环节,充分体现融合意识,既融合传播渠道、传播形态,又融合读者,以此提高传播力、覆盖面和互动性,从更多维的视角,丰富或延伸追踪内容。江南都市报2023年度策划《2023,让城市更美好》,在每季推出前,均通过融媒体渠道推出互动话题,如“对于南昌这座城的交通变化和出行变迁,你有哪些切身感触?你有什么建议或你有什么想‘吐槽’的地方?”策划执行团队将有代表性的建议与意见纳入后续报道中,并同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视频号、网站等多渠道多形态呈现,形成互动性很强的立体传播。
做好新闻追踪应具备哪些能力
能否将新闻追踪做得恰到好处,是新闻从业者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。
(一)出色的洞察能力
出色的洞察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洞悉事件的发展规律,在更广的视野与维度上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。
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爆火出圈的融媒体策划“长江春潮”,由江南都市报发起,长江流域七省市8家区域主流都市报共话长江高质量发展故事。2016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长江上中下游调研,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,深刻阐释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。“长江春潮”的策划者,以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出色的洞察力深刻认识到,无论是聚焦生态、聚焦大循环大开放还是聚焦高质量发展,都绕不开长江经济带;长江经济带也是近年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的高频词之一,更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事。于是便有了该跨省媒体联动的大型策划,以更广阔的视野,更丰富的维度,记录长江经济带澎湃的春潮。
(二)优秀的策划能力
优秀的策划能力是在把握导向、掌握新闻事件内在逻辑的前提下,能围绕目标,通过策划引发爆点,环环相扣,层层推进,让报道既有宽度又有深度。
如江南都市报以“告别身边陋习,树立文明新风”为主题的大型策划“种种陋习咋就不能改!”,为提高读者参与积极性,策划伊始,推出了“你最讨厌哪十种不文明行为”调查,“随地吐痰” “不遵守交通规则,闯红灯”等十大不文明行为入榜,并对“十大不文明行为”难改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。紧接着与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携手,推出《南昌向十大交通陋习宣战》,又与精神文明办在全省11个设区市联合推出“万人签名告别陋习”活动。该策划报道前后持续了2个月,环环相扣,高潮迭起。 
(三)较强的驾驭能力
拥有较强的驾驭能力,能眼观全局,善排兵布阵,对选题推进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,体现出较好的时度效。
如“长江春潮”这种重大主题报道,更需策划团队具备眼观全局和很强的选题驾驭能力。今年3月,是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获审议通过7周年的时间节点,也恰好迎来全国两会;该策划的推出恰逢其时。跨省联动的8家媒体也形成了较为理想的宣传合力,为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、东中西部互动合作、长江经济带区域“强信心、开新局”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(四)出众的创新能力
新闻追踪的横向思维、逆向思维、融合思维,其实都属于应变思维,归根到底需要新闻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。
“长江春潮”策划中推出的长卷,大胆采用八联版长卷设计,以一条手绘长江经济带为主线,通过水、岸、城、景、路、港6个维度,巧妙运用沿江省市地标插画,栩栩如生地绘就了一幅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画卷。
(五)大胆的质疑能力
大胆的质疑能力是对一些新闻事件或新闻表象敢于和善于大胆设疑,小心求证,打破砂锅问到底,以求得事实真相。
如江西湖口县曾传出“母狗生下两只小猫!”的奇闻。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狗肯定生不出猫,那这个谣言是怎么产生的?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受众?江南都市报记者深入实地展开调查,并采访了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专家,这位专家明确告诉记者:就算是狗猫精卵结合,因染色体不同,没办法进行有丝分裂,永远不可能形成胚胎,所以狗绝对不可能生出猫来。《湖口“狗生猫”奇闻真相调查》推出后,让“狗生猫”假新闻现了形,也帮助广大读者走出了认知误区。
(六)突出的融合能力
善于融合各种资源,用各种传播平台、传播形态、传播手段,丰富追踪内容,扩大新闻事件影响力,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。
“长江春潮”策划中,各联动媒体围绕“生态美”“产业兴”“大循环”“大开放”等长江经济带发展亮点,积极发挥自身传播优势,采取文字、图片、手绘海报、SVG互动海报、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,呈现出了万里长江新图景;各平台刊发、推送稿件近300篇,推出报纸版面超20个版,直播触达近20个平台,观看总量超500万次,新媒体各平台联动传播总阅读量超1亿次。
结  语
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,新闻媒体要更好地履行“耳目喉舌”职责,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,就应重视新闻追踪,做强新闻追踪,不断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,不断提升主流媒体挺进“主战场”的内核力量。
(陈明华:江南都市报社副总编辑;陈海云:江西省融媒体推进中心编辑)
【文章刊于《青年记者》2023年第9期】
本文引用格式参考:
陈明华,陈海云.新传播环境下新闻追踪的价值与思维[J].青年记者,2023(09):55-5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