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观点

20年教改,素质教育为何仍前路漫漫?

发布时间:2023-10-23 作者:科学数据中心

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,回顾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走过的20年,依然困难重重、乱象丛生,正面临多个层面的“迷思困境”:一面是陷入“麻烦治理”,另一面是应试教育不断强化,大有“军备竞赛”之势;一面是力推教育大众化,另一面却是高度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和精英化的教育资源分配。

  素质教育热度不减,应试教育从未离开

 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年,各个领域纪念改革开放的文章层出不穷。在教育领域,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经验概括为“两个优先”:国家优先发展教育,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。

  1993年,《中国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提出,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%,这一目标直到2012年才完成,比原本规划的2000年整整滞后了12年,说明国家的教育发展依旧处于一个低投入的状态。

 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育发展历史,以不同阶段的基本教育特征为标准,可分这三个阶段:一是恢复整顿和开拓创新的时期,1978年至1988年可视为第一个十年,教育改革从这里艰难起步。二是徘徊迷茫、寻找新道路的过渡时期,1988年至1998年十年时期。三是开启了教育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路线,以1998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为标志,90年代末基础教育的一系列办学体制改革措施,包括将公办学校转为民营学校、高中教育有偿收费等,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现在“麻烦治理”局面的源头。

  素质教育的“麻烦治理”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一是最核心的是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;二是课外培训热;三是高考制度改革;最后是素质教育的推进。

  这方面尽管在大城市的优秀学校取得了很大进展,但从全国整体来看仍然乏善可陈,素质教育表面看做的轰轰烈烈,应试教育也从未离开做的扎扎实实,焦虑和困惑显而易见:一方面,害怕被应试教育的列车甩下来,掉入社会底层;另一方面,一部分家长又深感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那么能激发孩子的天性,对未来在素质教育竞争中失去先机也有隐隐的担忧。很多人面临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评价,正是反映了这种纠结的社会心态。

应试还是素质?犹豫和选择之间

  素质教育的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,到1999年颁布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,其内涵一直是教育领域争论的热点。

  然而,在“刻苦学习—金榜题名”预期仍然稳定的当下,彻底拥抱宽松的素质教育,不像说说那么简单,学生也不敢无视考试成绩,素质教育站在应试教育的对立面,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。

  应试教育被视为“复活”和“强化”版的传统“科举”教育,其中最核心的是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,这些占比甚少的重点学校成为了应试教育择校竞争的主要目标,也造成了现在激烈的学业竞争。应试教育下竞争程度愈加激烈的同时,其危害也越来越大。而此前,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政策口号被提出,至90年代,“片追”逐渐被定性为应试教育。

  1981年,作为教育部顾问的叶圣陶在《中国青年》杂志发表《我呼吁》一文,呼吁各方面关注中学生在高考重压下负担过重的问题,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。1982年教育部的通知中,要求“继续办好”重点中小学的同时,处理好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关系,“保证重点,兼顾一般”。这一通知作为对学生高考压力过大问题的回应,只是轻描淡写地作了回答。基础教育因学生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而饱受公众批评。

  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(由OECD组织,针对15岁青少年进行的数学、科学和阅读三项能力的测试)为例,2012年中国上海作为代表参与测试,当时高居榜首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就,还有学业负担。具体来说,上海学生平均每周作业时间达13.8小时,全球排在首位,而OECD国家的学生每周花费5小时,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、日本,学生的作业时间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到一半。学业成就第一的代价是过长的学习时间。